不過關淑怡還是比較幸運,出版了一張唱片後便有機會唱 <難得有情人> 這首容易上口的K歌,令她火速竄上流行榜首位,且很快便打出名堂。關的聲線和演繹方法與當時其他二線歌星很不同,加上本身已有一定的歌唱技巧,也是使她從一眾新人中脫穎而出的原因。
不過現在再聽這支舊歌或首兩張大碟裡的作品如 <叛逆漢子>、<冬戀> 等,就很明顯地聽出當時關處理高音的技巧仍有所不足,每當唱到音域起伏較大的段落就顯得力不從心,最佳例子莫如 <叛逆漢子> 裡「如一張廢紙,隨風飄那方不會知」這幾句,高音唱得很牽強,甚至有點刺耳。
關初出道的形象不算突出,長髮配上她長長的面形絕不討好。但從一首又一首派上電台播放的歌曲中,聽到她很努力唱好每一首作品,演繹的手法每次都有進步。這段時期的 <患難建真情>、<愛恨纏綿> 及 <失戀演奏家> 等均備受讚賞,唯始終礙於外型,好歌只能讓關保持知名度,未能把她推上另一高峰。
到了《金色夏季》大碟,關淑怡擺脫了少女形象,把頭髮剪短並以中快板作主打。這一波攻勢頗有成效,《金色夏季》及《製造迷夢》兩張大碟的銷量不俗,關亦創造了另一種唱中快板的獨有風格,以弱聲配上強烈節奏感,和梅艷芳式霸氣剛好是兩個極端。她的唱法有點像林憶蓮,但沒有 Sandy 的 R&B 味,在當時可謂另闢蹊徑而創出風格。
但關的慢歌始終還是較受歡迎,寶麗金亦不斷找到適合她唱的好歌,<一切也願意>、<愛恨纏綿> 等一首接一首成為熱門。不過我認為關的突破在於她找到更配合她的唱腔,就是以假音去處理高音域的部份。這種唱法在 <假的戀愛> 中發揮得淋漓盡致;她放棄了過往較用力的唱法,以假音和喉音交錯營造出一種凄美迷離的氛圍,這個突破使她修成正果。
關用了這種唱腔來演繹 <繾綣星光下> 和 <忘記他>,使兩首歌曲均成為當年的金曲,並使她踏上歌唱事業的高峰。其時憶蓮開始淡出香港、梅艷芳處半退休狀態、鄭秀文從來不成氣候,本來樂壇應是她和王菲的天下,可惜在約滿寶麗金後關一直和其他唱片公司談不攏合作條件,加上碰上香港唱片業衰退,可謂時不與她。多年後關只出版過一張國語碟《冷火》,到最近始和譚詠麟合唱 <舊情復熾>,似乎為復出鋪路。
不過關淑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始終不及憶蓮和王菲,大概因為她在音樂上的參與度不大吧。和前兩者不同,她沒有影響過唱片的路線和方向,只是唱監製為她選的曲,更遑論作曲或填詞了。我個人始終欣賞音樂人多過歌手。
在關的年代,本地還有不少好的作曲作詞人。曾為關創作的有林敏怡、徐日勤、周啟生、蔡國權、盧冠廷、Donald Ashley、向雪懷、潘源良、林振強、林夕、周禮茂等等,交「行貨」的似乎不多,或許應歸功於監製葉廣權。葉自首張大碟《冬戀》起至《EX》止一直是關的監製,對關的影響可謂非常深遠。葉廣權能為關選擇合她唱的歌,雖沒有太多驚喜,但每張大碟均有高水平作品出現,可見葉的功力和對關的眷顧。但只和一個監製合作也有不好處,就是沒有破繭式的突破;王菲若沒有擺脫梁榮駿、憶蓮若沒有碰上 Dick Lee,恐怕她們當年也不會有那種煥然一新的變化。
看看自己的 CD 櫃,發現沒有太多關淑怡的大碟 (當年只是租來 CD 錄過就算),也反映了我對她喜愛的程度。不過《EX》卻有兩張,分別是原版及「寶麗金88極品音色系列」,因為這張大碟委實精彩。本地翻唱作品中最具個人風格者,除明哥的《人山人海》外,就一定是這張。<忘記他> 和 <夢伴> 固然出色,但翻唱甄楚倩的 <深夜港灣> 才是最突出,論唱功關淑怡自然勝甄楚倩不知幾多籌,但這個版本最妙之處是關用了高、中、低三部和唱,不分主副地用同一電平混合,把整首歌變得異常迷幻。每次拿這張碟出來播自然先聽這首。
在香港樂壇人材凋零的今天,關淑怡的復出絕對叫人引頸以待。希望她找到自己的方向,為我們帶來一些驚喜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